行业资料
膜技术在电子工业纯水制造中的应用
2009-04-14 00:00:00
一、纯水在电子元器件生产中的作用
纯水在电子工业主要是电子元器件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纯水水质已成为影响电子元器件产品质量、生产成品率及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水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电子元器件生产中,高纯水主要用作清洗用水及用来配制各种溶液、浆料,不同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中纯水的用途及对水质的要求也不同。
在电器电容器生产中,铝箔及工作件的清洗需用纯水,如水中含有氯离子,电容器就会漏电。在电子管生产中,电子管阴极涂甫碳酸盐,如其中混入杂质,就会影响电子的发射,进而影响电子管的放大性能及寿命,因此其配液要使用纯水,在显象管和阴极射线管生产中,其荧光屏内壁用喷涂法或沉淀法附着一层荧光物质,是锌或其他金属的硫化物组成的荧光粉颗粒并用硅酸钾粘合而成,其配制需用纯水,如纯水中含铜在8ppb以上,就会引起发光变色;含铁在50ppb以上就会使发光变色、变暗、闪光跳跃;含奇有机物胶体、微粒、细菌等,就会降低荧光层强度及其与玻壳的粘附力,并会造成气泡、条迹、漏光点等废次品。在黑白显象管荧光屏生产的12个工序中,玻壳清洗、沉淀、湿润、洗膜、管颈清洗等5个工序需使用纯水,每生产一个晶体管需用纯水80kg[1]。液晶显示器的屏面需有纯水清洗和用纯水配液,如纯水中存在着金属离子、微生物、微粒等杂质,就会使液晶显示电路发生故障,影响液晶屏质量,导致废、次品。显像管、液晶显示器生产对纯水水质的要求见表1。
表1 显像管、液晶显示器用纯水水质
项目单位 | 电阻率MΩ·cm(25t) | 细菌个/ml | 微粒个/ml | TOC mg/L | Na+ μg/L | K+ μg/L | Cu μg/L | Fe μg/L | Zn μg/L |
黑白显像管 彩色显像管 液晶显示器 | ≥5 ≥5 ≥5 | ≤5 ≤1 ≤1 | ≤10(φ>0.5μ) ≤10(φ>1μ) ≤10(φ>1μ) | ≤0.5 ≤0.5 ≤ 1 | ≤10 ≤10 ≤10 | ≤10 ≤10 ≤10 | ≤8 ≤10 ≤10 | ≤10 ≤10 ≤10 | ≤10 ≤10 ≤10 |
在晶体管、集成电路生产中,纯水主要用于清洗硅片,另有少量用于药液配制,硅片氧化的水汽源,部分设备的冷却水,配制电镀液等。集成电路的产品质量及生产成品率关系很大。水中的碱金属(K、Na等)会使绝缘膜耐压不良,重金属(Au、Ag、Cu等)会使PN结耐压降低,Ⅲ族元素(B、Al、Ga等)会使N型半导体特性恶化,V族元素(P、As、Sb等)会使P型半导体特性恶化[2],水中细菌高温碳化后的磷(约占灰分的20-50%)会使P型硅片上的局部区域变化为N型硅而导致器件性能变坏[3],水中的颗粒(包括细菌)如吸咐在硅片表面,就会引起电路短路或特性变差。集成电路生产对纯水水质的要求见表2。
表2 集成电路(DRAM)对纯水水质的要求[4][5][6]
集成电路(DRAM)集成度 | 16K | 64K | 256K | 1M | 4M | 16M | |
相邻线距 | 4 | 2.2 | 1.8 | 1.2 | 0.8 | 0.5 | |
微粒 | 直径(μm) | 0.4 | 0.2 | 0.2 | 0.1 | 0.08 | 0.05 |
个数(PCS/ml) | <100 | <100 | <20 | <20 | <10 | <10 | |
细菌(CFU/100ML) | <100 | <50 | <10 | <5 | <1 | <0.5 | |
电阻率(μs/cm,25℃) | >16 | >17 | >17.5 | >18 | >18 | >18.2 | |
TOC(ppb) | <1000 | <500 | <100 | <50 | <30 | <10 | |
DO(ppb) | <500 | <200 | <100 | <80 | <50 | <10 | |
Na+(ppb) | <1 | <1 | <0.8 | <0.5 | <0.1 | <0.1 |
二、膜技术在纯水制造中的应用
纯水制造中应用的膜技术主要有电渗析(ED)、反渗透(RO)、纳滤(NF)、超滤(UF)、微滤(MF),其工作原理、作用等见表3
表3 纯水制造中常用的膜技术
膜组件名称 | ED | RO | NF | UF | MF |
微孔孔径 | 5-50埃 | 15-85埃 | 50-1000埃 | 0.03-100μm | |
工作原理 | 离子选择透过性 | 2.优先吸-毛细管理论 3.氢链理论 4.扩散理论 | 同左 | 滤膜筛滤作用 | 同左 |
作用 | 去除无机盐离子 | 去除无机盐离子,以及有机物,微生物、胶体、热源、病毒等 | 去除二价、三价离子,M>100的有机物,以及微生物,胶体,热源、病毒等 | 去除悬浊物、胶体以及M>6000的有机物 | 去除悬浊物 |
组件形式 | 膜堆式 | 大多为卷式,少量为中空纤维 | 同左 | 大多为中空纤维,少量为卷式 | 摺迭滤筒式 |
工作压力(Mpa) | 0.03-0.3 | 1-4 | 0.5-1.5 | 0.1-0.5 | 0.05-0.5 |
水回收率(%) | 50-80 | 50-75 | 50-85 | 90-95 | 100 |
使用寿命(年) | 3-8 | 3-5 | 3-5 | 35 | 3-6个月 |
水站位置 | 除盐工序 | 除盐工序 | 1.除盐工序 2.RO前的软化 | 大多为纯水站终端精处理,少数RO前的预处理 | 1.RO、NF、UF前的保安过滤(3-10μm)2、离子交换滤除树脂碎片(1μm) 3.UV后滤除细菌死体(0.2或0.45μm) 4.纯水站终端过滤(0.03-0.45μm) |
与传统的水处理技术相比,膜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易于自动控制、能耗小、无污染、去除杂质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等优点,特别是几种膜技术的配合使用,再辅之经其他水处理工艺,如石英砂、活性炭吸附、脱气、离子交换、UV杀菌等,为去除水中的各种杂质,满足日益发展的电子工业对高纯水的需要,提供了有效而可靠的手段,而且也只有应用了多种膜技术,才能生产出合格、稳定的高纯水,才能生产出大规模、超大规模、甚大规模集成电路(LSI、VLSI、ULSI),从而使计算机、雷达、通讯、自动控制等现代电子工业的发展和应用得以实现。值得一提的是:当原水的含盐量大于400mg/L时,纯水制造的除盐工序采用RO-离子交换工艺后,比早先单用离子交换可节约酸、碱90%左右,使离子交换柱的周期产水量提高10倍左右[7],事实证明,可以降低纯水制造的运行费用和制水成本,可以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可使纯水水质得到提高并长期稳定。据统计,在我国电子工业引进的纯水制造系统中,有RO的约占系统总数的90%,有UF的约占20%,有MF的几乎为100%[8],而ED在我国国产的纯水系统特别是早期投产的纯水系统,以及为数众多的对纯水水质要求不高的一般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黑白显像管、电子管等)制造厂的纯水系统中占有相当的比例。
三、微电子工厂纯水站使用膜技术实况
现以某微电子工厂中的某一纯水站使用膜技术的实况,说明膜技术在电子工业纯水制造中的应用。其纯水制造系统工艺流程见图1。
1.前级UF
前级UF是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浊物、胶体及有机物,降低水的SDO值,确保RO的安全运行。前级UF在5组,每组45根组件,共225根组件,进水280m3/h,透过水250m3/h,浓缩水排放,回收率约90%。UF组件为美国Romicon公司,型号HF-BZ-20-PM80,组件直径5in,长43in,内压式中空纤维膜,纤维直径20min(0.51mm),共有2940根纤维,膜面积132ft2,膜材料为PS(聚砜),截留分子量8万。UF前采用5μm保安过滤器。
2.一级RO
水中加入还原剂Na2SO3(加药量为水中余氯值的1.8倍)以防止余氯腐蚀RO膜,加入防垢剂(NaPO3)6(加药量为5PPm)以防止CaCO3 、CaSO4 等在RO膜上结垢,再经5μm保安过滤器后由高压泵打进一级RO。一级RO有4组,均为二段。其中三组为每组8根膜容器,呈(5+3)排列,第4组为11根膜容器,呈(8+3)排列,膜容器由FRP(玻璃钢)制成,每根内装6个RO元件,总共为210个RO元件,进水250 m3/h,透过水188 m3/h,浓缩水排放,回收率为75%,脱盐率>90%(初始脱盐率>99%),操作压力1.55Mpa。RO元件为美国HYDRANAUTICS(海德能)公司生产,型号CPA3。元件直径8in,长40in,卷式膜,膜面积400ft2,膜材料为芳香聚酰复合膜,元件脱盐率≥99.5%
3.二级RO
一级RO水箱出水中一部分进入A系统,先加NaOH(CP级)调节pH为8.2-8.6,使水中CO2生成HCO3,被二级RO除去,以减轻混床离子交换的负担,采用二级RO可以使混床再生周期延长一倍,减少再生酸碱耗量,并可进一步去除TOC和胶体物质。二级RO前采用3μm保安过滤器,二级RO为一组三段,共10根膜容器,按(6+3+1)排列,每根容器内装6只RO元件,共60只RO元件,进水70 m3/h,出水62 m3/h,浓水排至超滤水箱,回收率为90%,脱盐率>70%(初始脱盐率>80%),RO元件的生产厂、型号一级RO相同。
4.后级UF
后级UF是用于去除水中的微粒、微生物、胶体、有机物等的终端过滤设备。
A系统后级UF为3组,每组18支,共54支组件,进水92m3/h,出水90 m3/h,浓水排至一级RO水箱,回收率约98%。UF组件为美国Romicon公司生产,型号HF-132-20-PM10,组件直径5in,长43in,内压式中空纤维膜,纤维直径20min(0.5mm),共有2940根纤维,膜面积132ft2,膜材料为PS(聚砜),截留分子量1万。
B系统后级UF有3支组件,进水168m3/h,出水164 m3/h,回收率约98%,UF组件制造厂及型号与A系统后级UF相同。
C系统后级UF有3支组件,进水4m3/h,出水3.9 m3/h,回收率98%,UF元件为美国HYDRANAUTICS公司生产,型号4040-FTV-2120,组件3.94 min,长40 in,卷式膜,膜面积55ft2,膜材料为聚烯烃,截留分子量5万。
5.微滤
本系统的微滤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前级UF、RO前的保安过滤器,用于支除水中的的悬浊物微粒,降低水中的SDI值,滤芯为PP(聚丙烯)膜摺迭式滤芯,孔径为5μm或3μm。第二类在离子交换后,用于滤除离子交换树脂碎片,滤芯为PP膜摺迭式滤芯,孔径为1μm。第三类在UV杀菌器后,用于滤除微生物尸体,滤芯为N-6(尼龙6)膜摺迭式滤芯,孔径为0.45μm或0.2μm。以上滤芯均为核工业部第八研究所生产。
除上述水站外,该厂还有另几套高纯水制造系统,RO除使用复合膜元件外,还有使用CA醋酸纤维素膜元件。
上一条: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下一条:含油污泥来源与处理方法综述
相关内容
-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规定的通知2021-12-02 00:00:00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手册2020-02-06 00:00:00
- 疫情当前,您应该熟知的消毒品使用小知识2020-02-05 00:00:00
- 杀菌剂2020-01-29 00:00:00
- 您不知道的水处理知识2019-10-07 00:00:00
- 中国环保民族品牌鑫泰水处理实力抢眼2019-06-13 00:00:00
- 税率降了 客户要求降价合理吗?2019-04-26 00:00:00
- 第十八届中国国际染料工业及有机颜料、纺织化学品展览会2018-03-02 00:00:00